购彩之家

返回购彩之家设为购彩之家加入收藏
公告: .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拟聘人员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专项编制招聘考核成绩及拟进入考察人选公示 昆明市中医医院2021年度专项编制招聘公告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中共昆明市委组织部2021年拟遴选公务员人选公示
公告
【重要言论】立足特殊市情 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发布时间:2009-12-14 11:05来源:

立足特殊市情    创新体制机制
全面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  仇  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两种主要模式,一种是都市经济发展模式,另一种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包括昆明在内的许多省会城市的市域经济,既不是典型的都市经济,也不是典型的区域经济,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兼有二者性质特点,又与二者有着明显区别的经济形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度解放思想,推进实践探索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探索一套顺应历史潮流,策应发展大势,适应市域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体系、新机制、新制度,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求得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的发展。
昆明是云南的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全市地域面积2.1万平方公里,辖五区一市八县,总人口721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14%,具有3万多年的人类生活史、2400多年的滇中文化史、1240多年的建城史,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之美、高原风光之美、民族风情之美。作为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昆明在省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所应该发挥的作用,具有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不一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五特”,即:特殊的发展阶段、特殊的区位、特殊的资源、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政策。
特殊的发展阶段。当前,全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公民转性的特定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省域经济、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动力,往往看这个区域有没有带动、拉动、驱动、启动、推动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及中心城市的规模,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力、经济辐射力、政治影响力、文化软实力、社会管理力,甚至包括民心凝聚力。作为西部中心城市之一,昆明也进入了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一是工业化加速。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人均GDP2000到10000美元是区域经济的加速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特征是二产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当前,昆明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进入了经济加速成长阶段。2008年,全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40.26亿元,同比增长13%。昆明工业化率达到37.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5∶46.1∶47.4。二是城市化提升。世界发展进程表明,城市化快速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我们坚持把城市化作为提高财富有效积累的重要手段、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力实施极点开发、城市带动,充分发挥城市极化效应对都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目前,昆明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0.1%,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阶段。三是市场化转型。坚持按照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建设公平政府,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努力使通过政府权力主观、单向配置的资源最少化、最小化;通过市场竞争公开透明、公平客观配置的资源最多化、最大化。目前,昆明市场化程度达到了66%。四是国际化拓展。以加入WTO为标志,我国由改革促进开放向开放倒逼改革转变,进入了制度性开放的全新阶段。今后3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沿边城市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和新亮点。结合把昆明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南亚,联系西亚、南欧和非洲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定位,我们牢固树立大开放的思维,着力培育大开放的产业,积极搭建大开放的平台,创新构建大开放的机制,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以改革开放带动科学发展。2008年,全年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30.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02亿美元,分别增长76.2%和100.3%。今年1—8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12亿美元、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51.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9%和53.1%。
特殊的区位。昆明不仅具备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具备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和独特的开放优势。从地理区位上看,昆明是亚洲的地理中心,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优势,处在南北国际大通道和以深圳为起点的第三座东西向亚欧大陆桥的交汇点,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南欧和非洲五大区域开放的桥头堡。从经济区位上看,云南国境线长达4060公里,占我国陆上边境线的1/5,与越南、老挝和缅甸3国接壤,毗邻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等多个国家。昆明地处东盟“10+1”自由贸易区经济圈、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圈、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圈的交汇点;直接面对东南亚、南亚这一世界上将近70%的华商和90%华商资本的集聚区和大市场;是西太平洋地区“一廊九城”经济圈(香港、广州、昆明、河内、胡志明市、金边、曼谷、吉隆坡、新加坡)的重要节点;按照国际通行的空中飞行5小时经济圈来划定,东盟和中、日、韩、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的“10+6”区域一体化中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将成为昆明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重要伙伴。从交通条件来看,正在修建中的昆明新国际机场,设计吞吐量6500万人次,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并列全国第二。“三主三辅”地铁轻轨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13年首期工程将建成通车。7条国内铁路交汇,4条国际铁路出境,构筑起昆明“七进四出”的铁路大通道。5000多公里等级公路通达省内各地和邻省邻国,6条高速公路辐射全省,4条国道通向川、黔、桂和越、老、缅。泛亚铁路、昆明—曼谷公路、昆明—仰光公路等国际大通道正在加速建设。随着云南铁路建设“八入滇、四出境”规划全面实施,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等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接轨北部湾和孟加拉湾海港的快速物流通道加快建设,公路、铁路、民航、管道、航运“五通互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在形成,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化交通枢纽的作用将日益显现。
特殊的资源。昆明地处被称为有色金属王国、动物王国、植物王国的云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磷矿资源蕴藏量约46亿吨,居世界第2位;盐矿储量约138亿吨,居全国内陆盐矿第2位;铜矿储量355万吨,东川为全国六大产铜基地之一。全市水域面积3.5万公顷,水能资源110万千瓦,可开发量103万千瓦。昆明年平均气温15.1℃,年均降雨量1075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素有“春城”美誉。纬度低、海拔高,日照长、霜期短,立体气候突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有野生植物1200余种、花卉460余种,花卉、药材等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昆明是滇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人文积淀深厚,民族风情和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是全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风光秀丽、景点众多,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石林、世界园艺博览园、“高原明珠”滇池、“东方雕刻艺术宝库”筇竹寺五百罗汉、云南民族村等一大批著名旅游景区景点和10多条国家级黄金旅游线路。同时,昆明集中了全省90%以上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有中央、省、市属科研机构68个,企业自办科研机构122个,高等院校举办的科研机构95个。建成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拥有各类人才52万人,全省人才总量的50%在昆明,副高以上职称人员70%在昆明。
特殊的地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云南省的城市化体系非常特殊。一般来说,城市化体系有四个台阶,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型城市,200万—100万人口的大型城市,100万—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5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这四个台阶通常是连续的。但是,云南缺了两个台阶,中间没有大城市和中等城市,第二大城市曲靖建成区人口也只有36万,昆明是全省唯一的特大型城市。昆明发展首位度、产业支撑度、经济集中度和社会集聚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最高,国民经济可移动性强、人口出行频率高、生产要素运距长、市场覆盖面广,原因就是在云南,昆明是单极带动、单中心集散要素、单马拉车。中国沿海8个省会城市,四度加权只是15%,中部8个省会城市,四度加权是20%左右,西部的11个省会城市,四度加权是25%左右,而昆明四度加权达到38%。2008年,昆明以占云南5.3%的国土面积,集中了云南13.7%的人口,创造了云南28.2%的GDP,其中一产增加值占全省的10.3%,二产占全省的30.2%,三产占全省的34.1%。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2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40.8%,城乡居民储蓄占全省的40%,进出口贸易占全省的76.1%。这意味着昆明经济发展的市场体系覆盖全省,经济发展的触角延伸全省,资源运作的半径辐射全省。因此,昆明不仅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且还肩负着“一市带全省”的重大责任。
特殊的政策。从国家层面上讲,昆明享有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倾斜扶持政策;从省内层面上讲,继去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把昆明作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市之后,今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现代新昆明建设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了12类40条政策措施,赋予昆明更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同时,昆明作为省会城市,拥有部分立法权。这为我们按照“依法治市=法律约束+制度规范+政策调节+社会动员”的内涵要求,在依法治市框架内,坚持依法遵规履程,开展自下而上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推进由解放思想到解放行动、由思想解放到思想实践、由思想实践到政策实践、由政策实践到制度实践、由制度实践到法律实践提供了良好条件。我们用“整风”的精神、“三讲”的办法,集中开展软环境整建活动,着力营造团结奋进的政治舆论环境、宽松优惠的政策扶持环境、便捷高效的社会服务环境、公正廉明的法治管理环境、文明和谐的人文道德环境。按照项目最少、流程最短、效率最高、收费最低的原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行政审批事项和收费项目始终保持全国同类城市最少水平。实行最严厉的问责制、最严格的限时办结制和最严肃的服务承诺制,倡导立即办、主动办、上门办、跟踪办、公开办的“五办”作风。积极推行“零距离”指导、“零停留”办公、“零差错”办理、“零关系”办事、“零利益”服务,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创业最宽松、社会最文明、人居最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地区。
现在全球正在经历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历史经验表明,危机往往是“危”中有“机”。每一次大的经济金融危机,都是全球资源配置格局的重新洗牌,都是国家间、企业间实力和地位重新调整、此消彼长的过程;每一轮世界经济的深刻调整,都将伴随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和行业兼并重组,都将引发全球产业空间布局、组织结构的大调整。所以,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更多的是挑战,对中国更多的是机遇;在中国内部,对沿海更多的是挑战,但是对西部更多的是机遇。对于像昆明这样的西部欠发达省会城市来说,面对严峻的危机挑战和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我们只有反弹琵琶、逆向思维,抓住机遇、逆势而上,打时间差—改革,打空间差—开放,打信息差—创新,打制度差—治理,在别人的讨论议论争论和犹豫等待观望中,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才能赢得发展先机,抢占竞争制高点。
所以,在充分分析和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西部地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立足昆明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经过认真谋划、规划、细化,去年1月28日,我们在市委九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了“123456”的发展思路,即紧扣建设现代新昆明这一中心,围绕富民、强市两大目标,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化加速、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加快建设富强昆明、活力昆明、文化昆明、生态昆明、和谐昆明,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引领、软硬环境建设、县域经济繁荣、园区经济突破、招商引资推进、滇池流域城乡及滇中区域发展一体化,通过五到十年努力,将以人为本、以民为主的现代新昆明,建设成为以“一湖四环”、“一湖四片”、“一城四区”为载体,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步为标志,三大板块协调发展,独具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为一体,使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生态城市,成为经济景气指数高、文化特色浓、人居环境好、投资环境佳、社会安定和谐的面向东南亚、南亚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结合形势的发展变化,在今年1月7日召开的市委九届五次全会上,我们进一步提出了立志争先进位,着力富民强市,全面开创昆明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我们所追求的跨越式发展,是质量高、效益好、速度快、追赶型、非均衡、特色化的发展,也是基于城镇、产业、市场、园区、交通、生态、人才和民生保障等支撑体系上的发展。
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影响一个区域发展主要有区位、资源、政策、人才、机制等五大因素。作为地方政府,对这五大因素都可通过创新进行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在所有创新中,机制创新的空间最大、动力最强、见效最快,也最能从根本上影响一个区域发展的进程、速度和质量,对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审视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看出,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原因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体制机制制度的差距。越是发达的地区,机制越灵活,制度越健全;越是落后的地区,机制越僵化,制度越欠缺。基于特殊的市情,面对机遇和挑战,昆明要取得区域竞争优势,就必须大胆创新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的空间开发形式,由“群马拉车”的区域经济型转向“大马拉车”的都市经济型。一个区域的经济链条,就是财富的创造、积累和配置三个过程、三个环节。而这三个过程、三个环节,正好对应着“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创造财富,城市化积累财富,市场化配置财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转化“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带动“三农”、服务“三农”的过程。一般来说,城镇化水平达到40%以上,就应该进行发展转型,即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都市经济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都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差异在于开发次序,区域经济首先抓网络开发、流通带动;然后是轴线开发、交通带动;极点开发、城市带动。但都市经济刚好反过来,首先抓极点开发、城市化带动;然后轴线开发、交通带动,就是门到门的公路,站到站的铁路,港到港的航空,库到库的管道,码头到码头的水运;最后抓网络开发、流通带动。市场经济如果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集聚+竞争”,人口集聚产生需求,需求集聚产生购买力,购买力集聚产生物流,物流集聚产生流通,流通集聚产生商铺,商铺集聚产生市场,市场集聚产生城镇,城镇集聚产生城市,城市集聚产生城市群,城市扩张拉动发展。所以市场经济也可以理解为都市经济,它的本质、核心就是“集聚+竞争”。因此,面对全国都市型经济竞争的压力,我们更加注重极点开发,提出“收拢五指、形成拳头,集中力量、建设城市,扩大载体、打开通道,富集要素、提升人气,众星拱月、形成体系,城乡一体、促进发展”的思路,下决心花两年时间实现两级城市、三级开发区和覆盖全市的交通、能源、环境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的大突破。着力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城建设;加快主城、城郊、城际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实体型的滇中城市群建设,扩大基础设施共享领域和同城效应;加快建设全覆盖的环境承载力和地理信息两大系统,优化工业生产力和城市空间两大布局。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着力构建“群马拉车”的都市经济开发格局。
二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依靠官资为主转向依靠民资为主。一般来讲,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靠三种力量,即国家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外部的力量。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是有限的,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是无限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探索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成功对握。市场经济是有限时间经济、无限空间经济,经济发展的触角无限延伸、市场体制无限延伸、资源运作半径无限延伸。同时,市场经济还是不平衡经济、能人经济。为此,我们确立了“希望在民间、活力在民营、发展靠民力、稳定靠民富”的“四民”方针,坚持民投民有、民办民营、民富民强、民乐民享,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由依靠官资为主转向依靠民资为主,以启动民间资本为杠杆,以民间投资和消费为支点,来撬动昆明都市经济的发展。坚持凡是市场无形之手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有形之手不插手,努力做到“四个分开”。即把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分开;把事业性质与产业性质分开;把竞争性与非竞争性分开;把经济性与社会性分开,使国有资本在非竞争性领域称雄,社会资本在竞争性领域涌流。坚持“非禁即入”、“市外就是外”,敞开市门,降低门槛,放宽准入,放开市场,外引内培,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敞开引入外来先进思想的同化和渗透,引来外来优秀人才的挑战和竞争,引进外来生产要素的富集和激活,增强以发展性资源驾驭开发基础性资源的能力。坚持“不求所有所属,但求所在所得”,吸纳资本,优化资本,盘活资本,激活资本,实现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和“倍增效应”。消除阻碍非公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体制弊端、政策限制,完善政策机制,营造宽松环境,鼓励投资创业,形成“洼地”和“温室”效应,支持非公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全民创业意识,提高全民创业本领,让更多的人通过直接掌握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真正做到让民间去投资,让市场去选择,让总量去定名,让效益去排位,让竞争去提高,让市场的游戏规则去整合。
三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由一味眼睛向外转向内外结合双向启动。世界以和谐为本,国家以民生为本,民生以发展为本,发展以企业家为本,企业家以市场为本。市场就是现实购买力的总和,而民生就是最大的市场,富民就是最大的购买力。针对由于市场基本被外地产品占领,本地资本被动流失,需求呈外向拉动,造成昆明地方工业实力不强、流通畸形,就业率、利税率、财富积累率和产业关联度低、产业支撑力弱,市域经济被“殖民化”的状况。我们坚持一手抓外引,一手抓内培;一手抓外向型经济,一手抓民营经济;一手抓候鸟经济,一手抓草根经济,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定位,由传统的外向为主转向内外结合、双向启动。坚持把富民作为强市的核心和基础,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有效需求,改变现阶段市民持币观望、持币惜购、持币不购、持币待购的状况,把潜在的购买力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和生产力,着力启动昆明721万人口的消费大市场。实行区域市场替代,通过外引内培加快工业化进程,由产地销变成销地产,培育购买力、扩大内需力、增强内驱力、提高产业支撑力。实施区域资本置换,积极拓展外地市场,使昆明产品卖到外地的总额与外地产品进入昆明的总额保持总体平衡,把购买力投向100%留在本地。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坚持围绕“两料”办工业,根据本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市场需求兴办工业项目,努力实现本地产品的区域替代;围绕“两力”办工业,结合转移劳动力和增强购买力兴办劳动密集型工业项目,鼓励昆明人到省外、国外打工,到省外、国外创业,努力推动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居民就业。同时,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强化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和集散功能,使昆明成为吸引过境和周边生产要素的起点、终点、停靠点。依托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建设产地市场,为产业、产品拓宽发展空间,使产业、产品、市场相得益彰,推动形成深购远销、大进大出的大流通格局。
四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抓手,由传统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向重点抓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两个转变”:一是社会成员从业结构由一产向二、三产转变,就是小平同志讲的,先富起来的农民能不能不当农民当市民、不当农工当工人、不住农村住城镇;二是收入消费方式由实物收入、实物消费向货币收入、货币消费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关键是要通过调整城乡结构,为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发展主体和载体。因此,我们把市域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由传统的抓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为主,转向重点抓所有制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以城乡结构调整为抓手,以所有制结构调整为动力,带动其他结构调整。从昆明的实际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当务之急是工业突破。经济发展的轨迹表明,一个地区产业规模由小到大的扩张和产业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提升,一般是沿着一产、二产、三产的轨迹发展。一产是弱质产业,就业率较低;三产是资本增加,财富不增加;只有二产是财富和资本双增加。工业作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附加值最大的产业,具有税率高、利润率高、就业率高、财富积累率高、产业关联度高的“五高”优势。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城市化的内涵、农业产业化的动力、社会文明化的灵魂,是改变农耕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助推器和大熔炉。所以,我们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全部工作以抓经济为主、经济工作以抓工业为主、工业工作以抓招商引资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不动摇,集全民智慧,举全市之力,大打一场工业总量扩张、工业结构调整、工业产业升级、工业行业整合、工业产品提升、工业品牌打造、工业载体建设、工业人才培养、工业市场开拓和工业经济大发展的攻坚战。同时,淘汰落后产能,培育新兴产业,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以滇池流域8个县(市)区为先行先试区,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一体化,促进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坚持“四个集中”,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商铺向市场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城镇、城市集中。把新农村建设纳入城市化体系,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要素上位积累、高端组合。实施县域经济发展“543”倍增计划,即除主城四区和呈贡之外的9个县(市)区,城市建成区人口5年倍增,GDP总量4年倍增,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年倍增。同时,大力推进国有和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促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增强市域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五是创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由传统的农田园林化、农业一元化转向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两化”,即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核心是土地流转,农村产业多元化的核心是劳动力转移。抓农业产业化不抓龙头企业是空化,抓农业结构调整不抓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是空调、空转。以工业化化农业,核心是龙头企业;以城市化化农村,核心是土地流转;以市场化化农民,核心是劳动力转移。为此,我们提出通过减少农民来致富农民,缩小农村来繁荣农村的工作思路,把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由传统的农田园林化、农业一元化转向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着力构建“三化”和“三农”之间的政治链、经济链、文化链和社会链。创新以“三化”带“三农”的体制、体系、机制、制度,关键是“六抓”,即:抓两转,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解决人地矛盾,为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农村产业多元化创造前提条件;抓两动,大户带动和政府推动,增强发展的动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撑;抓两队,经纪人队伍和技术服务队伍,提升队伍素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抓两向,市场取向和老百姓意向,找准结合点,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拉动力;抓两高,高复种复养指数和高商品率,拓展广度深度,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开拓发展空间;抓两效,经济效益和示范效应,破解增收困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示范和样板。同时,按照“户户有项目、组组有大户、村村有特色、乡乡有规模、业业有龙头”的“五有”目标和“抓大户上规模、抓特色建基地、抓服务建体系、抓龙头促工贸、抓典型带全面”的“五抓”措施,重点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
六是创新社会事业的发展模式,由传统的依靠政府包办转向政府扶持、社会兴办。一个民族能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看两能:第一智能、第二体能,有了智能和体能,就是全能。社会事业是人本事业,能提升人们的智能和体能。社会事业中教育是选择性需求,医卫是必需性需求,文体是引导性需求。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蕴藏着巨大的需求,巨大的购买力、巨大的产业、巨大的市场。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比经济领域更复杂,但也更有意义。我们把社会事业发展模式,由传统的政府主办转向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倡导“包工不包办、办事不揽事、外包不甩包、花钱买服务、用人不养人”的指导思想,坚持凡是能够进行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投资的,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不断优化社会事业资源配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政府该管的管住管好,全力保证;不该管的彻底放开,规范运作。建立健全社会事业市场准入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人才管理制度,切实规范、完善和深化社会事业改革。在教育事业发展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成才为根,创业为要,按照“一保三放开原则”,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开放活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在医卫事业发展上,坚持管办分开、医卫分开、医防分开、医药分开,培植医疗产业,培育医疗市场,扩大医疗资源总量,提高优质资源比例,缓解供需矛盾。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上,加快文化事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运作,管好严肃文化创作和广播电视事业,放活经营性群众文化娱乐事业。鼓励社会资金兴办体育产业,大力发展群众性休闲健身事业,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七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的人气提升,由注重分享财富转向注重创造财富。强市强县易,富民裕民难。长期以来,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小农意识和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官场”而不是关注市场,人们更多的是“政治人”而不是“经济人”,往往一味地想着分享财富,而不愿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财富。看一个地区发达不发达,第一看就业人口的比例,第二看创业人口的比例,第三看老板的比例,第四看大老板的比例,最终看全社会人才占人口的比例。比例越高,发展水平就越高。因此,我们注重做好市域经济发展的人气提升,着力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协调社会期望值刚性增长与社会满足度柔性下降这对矛盾,千方百计把各方面的精力和注意力引导到创造财富、做大“蛋糕”上来,充分激发各方面力量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图创新的热情,使直接创造财富的群体最大化,间接创造财富的群体最小化;使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最大化,两极冒尖、两极分化的比例最小化。对各级干部这一特殊群体,我们通过实施“四逼”,把干部逼向书本、逼向基层、逼向社会、逼向市场,推动形成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生动局面。市场经济客观上是能人经济、强人经济,市场的强势竞争,政府“上不封顶”,但“下要保底”。我们靠法律法规来实现“上不封顶”,靠社会保障来实现“下要保底”。不断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社会保障机制实现由补贴供方向补贴需方、由定点供应向自主选择、由实物补贴向货币补贴、由暗补向明补的“四个转变”,努力使民生问题得到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长效化推进、项目化落实。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把扩大就业放在政府工作的优先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两后双百”、“三就三百”工程,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发展促就业,以创业增就业,以培训帮就业。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逐步解决困难企业参加医疗保险问题。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力度,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八是创新都市经济发展的政府职能定位,由全能政府转向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五级党委、五级政府、五级人大,四级政协、四级法院、四级检察院的国家。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要找准对上和对下的结合点,找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点,找准广度与深度的结合点,找准务实与务虚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主要包括党委执政、人大督政、政府行政、政协参政、群众评政,主要体现在构筑市场载体、培育市场主体、推动社会发展、创新行政方式四个方面。根据这一定位,我们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府创新,努力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效能政府的转变。一方面,着力构筑市场载体。一手抓城市、市场、交通、电力、通讯、水利、能源等硬环境建设;一手抓政治舆论环境、政策扶持环境、社会服务环境、法治管理环境、人文道德环境等软环境营造。另一方面,着力培育市场主体。把农民组织成市场主体,把私营经济发展壮大为市场主体,把国有集体经济改造成市场主体,把竞争性社会事业规范成市场主体。再一方面,着力推动社会发展。科学发展是开放型发展、改革型发展、创新型发展、和谐型发展、人本型发展,最终是人的发展。所以,我们提出加快三大基础设施建设。第一,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建设,即交通、信通、流通、能通等。第二,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建设,即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改变一个地区的城乡面貌相对容易,但改变一个地区的人很难。所以,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以人为本、以人为目标、以人为方向、以人为目的,发展人、改造人、提高人、提升人,把老百姓变成经济发展的主体、民主政治的主人、文化繁荣的主角、社会进步的主力,这是小康目标,也是现代化目标。要围绕这“四主”提高“五力”,即提高老百姓在市场和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围绕这“五力”,做“五变”的文章,即把人口变人手、人手变人力、人力变人才、人才变资本、资本变财富、财富保民生。第三,推动思维方式变革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由宗教思维、农耕思维,变成辩证法思维和哲学思维,把与农耕社会相对应的道德人、伦理人、感情人、项目意识人、国民意识人,变成与开放型社会相对应的开明人,与市场经济社会相对应的聪明人、精明人,与工业化社会相对应的经济人,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现代人,与未来社会、和谐社会相对应的文明人。最终,通过抓思维方式的变革和进步,来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进步,通过抓生活方式的变革和进步,来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进步。同时,着力创新行政方式,降低行政成本,综合运用市场引导力、社会参与力、法制约束力和党政推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